11月7日,全市河湖长制暨幸福河湖建设培训班在河海大学圆满结束,培训班邀请了水利行业资深专家紧密围绕河湖长制工作实践、水资源约束、河湖长履职、幸福河湖建设和河湖生态价值转换等重难点工作进行专题授课,用翔实政策解读与生动实践案例,为全体学员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的“知识雨”。

原江苏省水利厅一级巡视员张劲松以《推动河湖长制创新发展》为题,系统梳理了河湖长制近十年从制度建立到全面深化的演进脉络,结合无锡等地河湖生态治理案例,剖析了江苏省破解河湖管理难题、提升生态价值转化动能的创新举措,为探索我市特色幸福河湖建设路径提供了宝贵借鉴。

水利部淮委河湖管理处副处长张健围绕淮河流域河湖管理保护,重点解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江河保护治理的意见》,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强化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等建议,为我市融入淮河流域生态保护大局提供精准指导。
原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副司长郭孟卓在《严格执行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履行好建设幸福河湖使命任务》讲座中,结合2025年水资源管理新要求,深入解读以“水资源承载能力、节约集约、解决过度开发利用”为关键的刚性约束体系。他强调,要坚守“四水四定”原则,精打细算用好、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切实履行好建设幸福河湖的时代使命。
省水利厅河长制工作处副处长任伟刚在《新时期河湖长履职》中,从新时期河湖长制工作新要求、新任务出发,阐释了河湖长职责定位、工作流程及履职重点。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指出河湖长要发挥“领头雁”作用,强化统筹协调能力,推动部门联动,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形成河湖治理合力,为连云港各级河湖长提升履职效能提供了清晰思路。
河海大学崔广柏教授深耕河湖治理领域多年,本次围绕新时期幸福河湖建设“为什么建”“怎么建”“谁来建”三大核心命题,系统剖析了幸福河湖建设的时代背景、战略意义、核心路径与责任体系,为新时期高质量推进我市幸福河湖建设提供了具有指导价值的思路与方法。
河海大学陈菁院长在《河湖水生态价值转换典型实践案例》专题讲座中,以江阴等地水系规划实践为切入点,结合“河路相随”理念,重点剖析如何立足不同区域河湖资源禀赋与生态基底,因地制宜推进河湖生产功能修复与优化,系统展现了通过科学治理让河湖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的有效模式,为河湖生态保护与价值提升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培训班还安排了江都水利枢纽和运河三湾生态示范点的现场教学环节,增强学员实战经验。
随着培训圆满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对河长制工作的理解更加系统深入,工作思路更加清晰明确,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工作岗位。市河长办将继续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十五五”时期河湖治理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的具体举措,推动我市河湖管护治理体系向更高标准、更高质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