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水利科技档案馆大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印发实施。这部凝聚共识的《办法》不仅为维护大楼正常秩序提供了详尽的制度依据,更通过构建“楼长单位统筹、入驻单位协同、全员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使大楼的运营管理向着规范化协同共治迈出了坚实步伐。
入驻单位定责:日常管理有“抓手”
《办法》要求各入驻单位明确 1 名分管负责人与 1 名联络员,对接大楼事务。需保持办公区整洁,禁堆垃圾杂物。各单位需配合安全检查与设施检修,每季度至少1次自查电器、门窗及资料保管,消除隐患。在消防安全方面,要求各单位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培训,楼长单位每年组织全员应急演练,确保人人熟知灭火器使用与疏散路线。同时,严禁私拉电线、使用违规电器,并建立下班断电复查机制,从源头消除隐患。在治安管理上,大楼实行24小时值班与定时巡查制度,来访人员需严格登记。针对电梯困人、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办法》制定了标准化应急流程,确保应急处置高效有序。
公共区域立规:文明细节“看得见”
《办法》清晰界定了各方职责。公共区域(走廊、电梯、卫生间等)由楼长单位维护,禁侵占、封堵或改用途。《办法》明令禁止公共区域吸烟、乱扔杂物、墙面乱涂画,倡导节约用水、保持整洁。楼长单位定期巡查取证通报。各入驻单位需落实区域卫生与安全自查。通过明确行为准则,引导全员共同维护整洁、文明的办公环境。
设施节能降耗:绿色管理“有实招”
公共设施(供水、供电、电梯等)由楼长单位维护(资产划拨单位除外),建立维修台账;各单位需爱护设施,使用不当损坏按维修费1.2倍赔偿。紧急情况 30 分钟内响应,一般情况 2 小时内响应,修后验收。公共设施维修费由楼长单位承担,单位专属设备维修自行负责并报备。禁私接大功率电器,特殊情况须申请评估后单独布线装保护装置。办公区优先用自然光;夏季空调≥26℃,冬季≤20℃,无人或会议后及时关闭电源;一楼大厅、走廊灯光、空调晚10:30关闭,节假日关闭非必要用电。在用水方面,定期检查用水设施,防止跑冒滴漏,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将节能环保落实到日常细节中。
费用违规明责:奖惩分明促“落实”
物业费按合同缴纳,每月5日前各单位对上月服务评分(80 分合格、86 分良好、91 分优秀),季度平均分≥80 分全额划拨,每低1分费用降0.5个百分点,连续两次不合格要求物业整改;物业费按季度缴纳,逾期按日收0.5‰滞纳金,超30日未缴将限电梯使用或降保洁标准。公共支出及维修资金按面积分摊,每季度或适时收取,逾期参照物业费逾期处置。对违规行为采取分级处理:从轻微违规的口头警告,到较重违规的罚款,直至对严重违规追究法律责任。特别规定,年度内累计3次以上较重违规的单位,租约到期后不再续租,有力保障了管理规定的权威性。
《办法》的施行,为大楼构建安全、舒适、高效的工作家园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清晰的规则与共同的责任,必将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