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市临洪管理处全体党员怀着崇敬之心赴临沂市临沭县朱村,开展“弘扬抗战精神、筑牢党性根基”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参观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导沭整沂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全体党员在历史现场接受精神洗礼,从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

红色朱村:一座镌刻英雄史诗的精神地标
朱村作为临沭县最早党支部诞生地,曾留下刘少奇、谷牧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见证了“钢八连”浴血守土的英雄壮举,更孕育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村内“一心六馆四街五巷”的红色布局,将支前拥军的烽火岁月、导沭整沂的奋斗史诗与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有机融合,成为沉浸式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
双馆联动:从抗战精神到治淮精神的时代接力
在朱村抗日战斗纪念馆,36平方米的展陈空间浓缩着1944年那场惊心动魄的保卫战。通过实地采访挖掘的史料,生动再现了钢八连战士“人在村在”的壮烈誓言,泛黄的照片、锈迹斑斑的武器与复原的战斗场景,让党员们仿佛置身硝烟弥漫的战场,深切体会到“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军民深情。
毗邻的导沭整沂纪念馆则以“当代都江堰”为主题,通过38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系统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十万军民治理沭河的壮阔历程。从淮河水患的历史记忆到“劈开
马陵山,治好沂沭河”的奋斗画卷,治淮精神中“艰苦奋斗、科学治水、无私奉献”的内核,与抗战精神形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让党员们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升华。
精神淬火:在历史回响中校准奋斗坐标
“朱村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英雄的热血,治淮工程的每一块石碑都镌刻着奋斗的足迹。”参观结束后,党员们在纪念馆前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与展馆内的历史回响交相激荡。大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党性锤炼:
“钢八连战士用生命守护的‘家园’,如今已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老一辈治水人徒手劈开的河道,正滋养着万亩良田。这启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要把革命先辈的担当精神转化为守护水利工程安全、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
临洪管理处党总支书记朱丽向在总结中强调,全体党员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朱村抗战精神与治淮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在工程管理、防汛抗旱、民生服务中践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用守护江河安澜的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英雄答卷”。